當白酒遇見雞尾酒,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6月18日,在2025四川國際美酒博覽會主論壇上,一場別開生面的調酒表演給出了答案。隨著現場調酒師的雙手上下翻飛,劍南春與各種果汁、汽水等配料巧妙融合,瞬間變成了一杯杯色彩斑斕、香氣四溢的雞尾酒。臺下觀眾的目光被深深吸引,不時發出陣陣驚嘆。
這樣的場景,在如今的酒行業已并不鮮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白酒企業開始涉足雞尾酒領域,通過舉辦調酒比賽、推出預調雞尾酒產品等方式,積極探索白酒年輕化的新路徑。而這背后,中國酒業協會成立雞尾酒專業委員會發揮著極為關鍵的推動作用。
白酒年輕化,為何成了行業共識?
數據顯示,中國白酒的主力消費群體正呈現出代際更迭的特征。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2023年中國白酒行業消費白皮書》指出,“85前”人群成為新的白酒消費主力,占比達到34%,“95后”人群(不含未滿18周歲的人群),占比達18%,具備高增長潛力。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數據,2023年上半年,全國白酒消費者群體達4.2億人次,同比增長6.4%,其中,年輕消費者(25-40歲)占比達到38%,同比增長8.2%。
年輕消費者的崛起,給白酒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與傳統消費者相比,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更加多元化、個性化,他們更加注重消費體驗和情感表達,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也更高。因此,如何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關注,滿足他們的消費需求,成為了白酒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雞尾酒作為一種時尚、個性的飲品,逐漸進入了白酒企業的視野。雞尾酒以其色彩繽紛、口感獨特的特點,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將白酒與雞尾酒相結合,不僅可以為年輕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飲酒體驗,還可以借助雞尾酒的時尚屬性,提升白酒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事實上,白酒與雞尾酒的融合,并非一蹴而就。早在多年前,就有一些白酒企業開始嘗試將白酒作為基酒,調制雞尾酒。但由于當時市場認知度不高、產品口感不夠成熟等原因,這一嘗試并未取得太大的成功。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雞尾酒的認知度不斷提高,以及白酒企業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方面的不斷投入,白酒雞尾酒逐漸迎來了發展的春天。而中國酒業協會雞尾酒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更是為這一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2017年,中國酒業協會雞尾酒專業委員會在成都宣告成立,標志著“雞尾酒熱”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該委員會由中國酒業協會為順應時代發展需求而設立的,由從事雞尾酒調制、雞尾酒研究、雞尾酒文化傳播等相關的企業、組織和個人自愿組成。其專家來自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等眾多名酒企業以及專業機構,旨在借鑒國際成功經驗,整合雞尾酒行業資源,不斷開展中國白酒雞尾酒的探索實踐和具有中國特色的調酒師培訓,創造中國白酒雞尾酒經典。
自成立以來,中國酒業協會雞尾酒專業委員會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方面,制定、推行中國雞尾酒調制基本規范,讓白酒雞尾酒的調制有章可循,了產品的品質和口感;組織、開展國內外雞尾酒大賽,如中國白酒雞尾酒世界杯賽,以比賽的方式吸引了眾多專業人士參與,激發了創新活力,創作出多款蘊含深厚中國文化底蘊的白酒雞尾酒佳作。另一方面,搭建技術交流和信息服務交流平臺,促進了行業內的經驗分享與合作;搭建跨行業、跨領域的產業合作交流平臺,推動白酒企業與其他傳統、文化、藝術領域進行文化互動、雞尾酒產品研發等活動,拓展了白酒雞尾酒的發展空間;制定中國雞尾酒調酒師認證等級制度和相關培訓標準,并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了調酒師的專業水平,推動中國白酒雞尾酒行業走向國際。
在德陽酒博會主論壇上的調酒表演,便是中國酒業協會雞尾酒專業委員會推動行業發展成果的一次生動展示。它不僅展示了白酒與雞尾酒融合的無限可能,也體現出白酒企業在專業委員會引 領下,積極與年輕消費者溝通交流的努力。
未來,隨著消費者對雞尾酒的認知度不斷提高,以及白酒企業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方面的不斷投入,在雞尾酒專業委員會的持續推動下,白酒雞尾酒市場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而白酒企業也需要不斷創新,推出更多符合年輕消費者口味和需求的產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真正實現白酒年輕化的目標,讓白酒這一傳統飲品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中國酒業協會C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