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2025中國醬香型白酒高質量發展“青州論壇”暨第四屆北方醬酒生產技術交流會隆重舉辦。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應邀出席并講話。他說:
在這冬雪未至、酒香盈城的美好時節,我們相聚于青州古城,共同開啟第十三屆中國北方醬酒文化節的華彩篇章,迎來2025中國醬香型白酒高質量發展“青州論壇”暨第四屆北方醬酒生產技術交流會的舉辦。
青州,據《尚書·禹貢》記載為“海岱唯青州”。這是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一座古城。這里曾讓李清照駐足十余年,寫下“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 一 流”的千古名句;這里的龍興寺佛像,以神秘的“東方微笑”驚艷世界。這里珍藏的明代狀元卷,見證著其燦爛的文化精髓。
青州的酒文化,同樣源遠流長。從北辛時期的陶制酒器,到商代青銅酒器;從《齊民要術》記載的“造酒神曲法”,到“青州從事”的美酒雅稱,無不訴說著這片土地與酒的不解之緣。正是這樣深厚的文化底蘊,為青州產區注入了獨特的靈魂。
今天的青州論壇以“創新驅動·醬酒新篇”為主題,正是要通過交流與碰撞,探索在新時期,中國醬香型白酒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當前,中國白酒產業正站在從“規模擴張”向“品質躍遷”的關鍵節點,增速回歸理性區間,多元化需求正在重構市場格局。技術革新正在重塑產業生態,標志著產業已步入“精耕時代”。
縱觀古今中外,任何一個產業的底層邏輯,莫過于“技術”和“文化”。“技術”是術,“文化”是道,“技術”服務于“文化”。嚴格的說,有什么樣的“文化”,才有什么樣的“技術”,文化映射的是生產力和生活方式。
那么,酒文化,某種意義上就是酒業的生產力;中國酒文化,就是中華民族所創造、傳承、選擇、整合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的系統組成。說到底,我們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策略都是以消費文化為中心的。
美酒的消費變遷從未有今日如此深刻。從消費場景上看,美酒的消費場景莫過于“悅人”和“悅己”。很長時間美酒消費以社交分享型的“悅人”為主。而今,美酒消費正在從“悅人”向“悅己”轉變,至少可以說美酒消費正在呈現“悅人”兼顧“悅己”。
生活的變化,場景的變遷,“渠道為王”的市場特征在漸漸褪去,“消費為王”時代已經來臨。過往的場景已經缺失,創造美酒消費的新場景已成必答題。
美酒的消費場景是由情緒價值與消費體驗緊密交織的,美酒的情緒價值的源泉在于其文化個性化,文化的個性張揚成為美酒無法抗拒的消費理由。或許為面子的體現,或許為家鄉的情懷,或許為感性的選擇,或許為情感的共鳴,或許只是美酒的故事觸動了我,或許這杯酒高度契合了今天的場景。
美酒的消費體驗在其風味個性化,這個味道我喜歡,我才消費,我還要消費。美酒的體驗包括感官層面、情感層面、認知層面、行為層面、關聯與意義層面。我們常說,中國人喝酒,喝的從來不只是酒,而是情緒、是文化,是一個個鮮活的故事。
如何為消費者打造更卓越、更符合時代的消費體驗呢?關鍵在于實現三個融合:
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我們要尊重并講好傳統釀酒工藝、歷史淵源的故事,這是中國白酒的“根”與“魂”。但同時,體驗場景需要創新。我們可以打造沉浸式消費場景,將美酒融入野營、民宿、旅游之中;設計更具美學意蘊的酒具、酒器,讓開瓶、斟酒升華為一種儀式;更可推動各種配餐文化,不限于正餐,甚至是零點、外賣,與現代餐飲創新匹配,不斷拓展品飲的邊界。
社會與個人的融合
我們既要服務好傳統“歡聚”場景,也要關注新時代“悅己”需求。倡導“適量飲酒,快樂生活”的理念;可以利用新媒體,打造品酒知識社群,讓品酒成為一種有趣的愛好和社交方式。讓美酒既能承載熱鬧的團圓,也能安放寧靜的獨處。
經典與潮流的融合
堅守經典產品的品質,這是我們的底氣。但同時,更應勇敢地擁抱潮流。借由與時尚、藝術、電競等多元領域的跨界融合,讓美酒以新穎、酷炫的姿態走入年輕群體的視野。用他們熟悉的語境與方式,講述中國白酒的故事,讓這一盞傳承千年的醇香,亦能躍動青春的脈搏。
展望未來,中國白酒的競爭,必將從“價格”與“包裝”的表層,轉向“情緒”與“體驗”的文化深層。誰能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情感共鳴,誰能打造更獨特、更愉悅的消費方式,誰將贏得下一個時代。
因此,我們不僅釀造一瓶好酒,更要釀造情感,釀造文化,釀造無可替代的人生體驗。
今天論壇的主題:創新驅動·醬酒新篇。我以為,就是要圍繞文化個性化和風味個性化全 面創新,方能開創新局,贏得發展主動。
文化引 領,流淌于時光深處的風骨
文脈,始于山水風土的微瀾,藏于陶壇陳封的靜默光陰。它是“天人共釀”的古老智慧,是匠人指尖代代相傳的“慢功夫”。一杯酒的背后,是《齊民要術》里的釀造秘籍,是詩詞歌賦中的千古豪情,更是中國人敬天法祖、重視宗族倫理的情感。這綿延不絕的文脈,為白酒注入了獨 一無 二的靈魂深度,讓它超越單純的飲品,成為文化的載體與精神的圖騰。
文化之魂,在于“源遠流長”的歷史積淀。從七千年前北辛陶觚的文明曙光,到商代青銅觚的禮樂輝煌;從《齊民要術》的“造神曲法”、“粱米酒法”,到《世說新語》的“青州從事”,曾入易安之序,亦進東坡之詩,在宋詞的雅韻流觴中,早已成為美酒的至高注解。
我們要培育“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文化生態。深入挖掘酒的文化內涵,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得益彰,讓這杯承載著千年釀酒智慧的美酒,成為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
價值升維,綻放于時代共鳴的旋律
北醬不應該僅僅是個概念。其風土稟異,釀造工法,風味特色都應該表達出鮮明的個性。
風土之韻,在于“天地人”的和諧共生。相較于川黔醬酒的醬香馥郁,北方各流派醬酒應該展現出什么樣的風格,是“陳、凈、甘、柔”還是“香、爽、綿、長”。
我以為從微生物菌群的特有組成,到工藝技術的創新實踐,再到貯存老熟的獨特環境,都需要用科學的語言,詮釋其獨特魅力,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地域之美,在于“山水形勝”的自然饋贈。以青州為例,作為古九州之一,這里地處北緯36°,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優質的水源、特有的微生態環境,造就了其不可復制的產區特色。我們要讓這片土地的獨特性,成為云門春醬最珍貴的身份標識。
面對新的消費趨勢,要勇于創新風味表達。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基礎上,開發更符合現代消費需求的產品。滿足年輕一代“輕飲、悅己、分享”的多元體驗場景。
白酒的生命力,不僅在傳承,更在每一次開啟與分享中煥發新生。它是體驗的共生體:在故鄉的祠堂,它是凝聚鄉愁的紐帶;在繁華的宴席,它是成就情誼的催化劑;在靜謐的書齋,它又是激發靈感的墨引。
如今,這體驗更在與時尚、藝術、科技的跨界中無限延伸。我們可以在一場以酒為靈感的畫展中“品”其色,在一出沉浸式戲劇中“飲”其情,甚至通過數字技術,穿越時空,親歷“流觴雅韻”的意趣。白酒,正從一個被觀賞的文化符號,演變為一個可參與、可互動、可共創的文化道場。
“傳古韻悠長,譜時代新聲”,我們要善用數字化手段,通過新媒體、新渠道,讓古老的釀酒技藝與當代生活對話。讓消費者在品味美酒的同時,感受“穿越千年的文明對話”,體驗“連接古今的情感共鳴”。
文脈相承,體驗共生。文脈是根,深植沃土,賦予我們堅守的底氣;體驗是葉,迎風舒展,向世界展現開放的姿態。當我們舉杯,不僅是品嘗風味的層次,更是連接歷史的厚重與未來的無限。這杯中美酒,因文脈而厚重,因體驗而鮮活,在傳承與共生的交響中,持續書寫東方的浪漫與傳奇。
南齊孔稚珪《北山移文》中有:“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青州這片沉淀著千年文明的土地,正見證著云門醬酒的崛起。
新時代的產業浪潮,正呼喚著我們續寫白酒產業的嶄新篇章。中國酒業協會將始終與各位同仁站在一起,為產區發展搭臺、為企業創新賦能、為產業進步聚力,共同推動白酒產業行穩致遠,以“青云之志”共同書寫中國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畫卷!(中國酒業協會CADA)